《消失的她3》原型是她?观众边骂边贡献10亿票房!”
2025年情人节,堪称娱乐圈魔幻时刻。在《演员请就位3》中,姚笛的身影被P成了马赛克,节目组甚至连她衣袖的残影都不放过,如同在进行一场紧张的“扫雷行动”。与此同时,电影《消失的她3》却打着“姚笛原型”的噱头,在票房上一路狂飙。观众们一边在综艺弹幕里刷着“活该”,一边又心甘情愿地走进电影院,为这部电影贡献着爆米花和票房。这种现实,比任何剧本都来得荒诞,一场双标的盛宴就这样在大众眼皮子底下开席。
曾经的出轨男星文章,转型当导演拿奖时,收获了网友“才华洗白一切”的赞誉;陈赫活跃在各大综艺,弹幕满是“综艺感救赎人品”。可反观姚笛,穿着99元的裙子去商演,却被嘲“过气小三”。她的故事,还被资本无情榨取,成为电影票房的“燃料”。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消失的她3》编剧在采访时大谈“探讨人性深渊”,可当这所谓的“深渊”沦为流量密码,又有谁还记得原型王暖暖还在泰国艰难地打着离婚官司?她的痛苦,在资本的运作下,不过是电影里博人眼球的片段。
在姚笛的微博评论区,“互联网有记忆”的留言随处可见。但转身,这些人又会在电影院里为“改编自真实案件”的《消失的她3》买单。这像极了中世纪的赎罪券买卖,骂姚笛,似乎成了一种净化自身道德的方式;看电影,则满足了内心深处的窥私欲。
数据更是扎心,同是因出轨陷入争议,男性艺人复出成功率比女性高出400%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不是憎恶出轨,而是憎恶出轨的是女人”。在这场键盘侠的审判游戏里,真正被惩罚的,似乎只有身为女性的姚笛。
《消失的她3》宣发团队对人性的把握堪称精准。预告片里,“本片改编自轰动事件”的字幕,比主演朱一龙的演技还能刺激观众买票。当姚笛在路边摊吃着15元的麻辣烫时,她曾经的苦难,正被精心加工成价值10亿的“女性觉醒教材”。
在这个时代,“真实伤害”成了最贵的IP。王暖暖身上的200针钢钉,姚笛破碎的星途,在资本的天平上,不过是小数点后的零,是可以随意取舍、利用的数字。
某心理学博主犀利点评:“看客们用姚笛的丑闻下饭时,和俞晓冬赌输500万时有何区别?”《娱乐观察》2025年2月刊也发出疑问:“当我们消费‘消失的她’,会不会成为制造‘消失的她’的帮凶?”
此刻,王暖暖还在为离婚官司四处奔走,姚笛的镜头依旧被AI换脸技术“封印”,而观众们已经忙着预定《消失的她4》的电影票。在这场荒诞剧里,没有谁能置身事外,我们每个人,或许都在有意无意间,推动着这场闹剧的发展。
这场娱乐圈与社会现象交织的大戏,背后隐藏的是性别、道德、资本的复杂博弈。我们在指责与消费之间徘徊,却忘了真正该关注的,是那些被伤害的人。未来,当新的热点出现,我们又该如何自处?是继续陷入这场双标的漩涡,还是能真正反思,不再让“道德人血馒头”成为娱乐消费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