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政坛百年:民粹马车上的狂奔(上)
文 / 泉通社笔头 天神一浪徒
在上一篇文章,探讨奇奇·卡马雷纳之死的文章最后,涉及了当时前墨西哥政局前后二十多年的种种怪象,限于篇幅问题,未能更深入的探讨。前文连接如下:
此文将更多的探讨墨西哥政治从很久前就埋下的恶果,试图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诸多国人尚且陌生的一番景象。
因所要叙述内容过多,全文将分为若干篇发布。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序章,20世纪第一个十年独裁者迪亚斯统治的垮台到1920年奥夫雷贡将军上台为止的墨西哥政治历史。
“如果有一天,某位墨西哥政客喊出要让自来水管里通牛奶,请不用惊讶。”
离现在最近的2018年墨西哥大选,以国家复兴运动(MORENA)为主的左翼政党联盟“我们一起创造历史”获得大胜,以53.19%过半的优势击败了老对手们,洛佩斯·奥夫拉多尔(Andrés Manuel López Obrador)当选总统。2006年和2012年两次挑战大位,分别惜败于国家行动党(PAN)参选人卡尔德龙、略输革命制度党(PRI)参选人培尼亚·涅托,洛佩斯显示出十足的毅力,终于在第三次登上大位。那么,洛佩斯是否能成为一位改变近现代墨西哥贪腐低效的政治生态和停滞不前的经济活动呢,答案是否定的。
2018年的大选,是墨西哥选举历史上最为黑暗的,参与市长、州议员、国会议员等选举的参选人竟有100多人遇害,是近现代墨西哥大选最血腥的一次。毒枭们最讨厌政权更替,一旦保护伞下台,贩毒集团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于是疯狂的杀戮就伴随着选举,像幽灵一样围绕在整个墨西哥。前三届政府在提升经济收入和保障国民人身安全上让选民失望了,于是恐惧而贫穷的民众渴望新的选择,能拯救他们摆脱数十年来不幸,这也让新的民粹主义者有了机会。
洛佩斯本人是个精明的政客,1976年加入革命制度党,1989年加入声势渐起的反对党——民主革命党(PRD)之后担任该党主席并竞选墨西哥城市长,两次参选总统失败后离开PRD,加入卡德纳斯主义的左翼政党——国家复兴运动。墨西哥城市长任期内就显示出高人气的洛佩斯·奥夫拉多尔,是个典型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政客,他的支持者愿意将他作为无所不能的弥赛亚,而不是一个亲信被指控挪用市政资金去赌场的普通政客。他们更相信阴谋论,认为是联邦政府的权贵们和大企业家们的污蔑陷害,想要他声名狼藉。
尊龙时凯人生就是搏官网以清廉高尚的人民朋友自居,指责政治权贵和经济寡头的腐朽,高喊国家彻底改革的口号,用民粹的理念吸收各阶层选票,并不是洛佩斯首创,他的老对手革命制度党已经使用了70几年。甚至更早,革命制度党前的军阀独裁者们更是钟爱。上一轮拉丁美洲各国的先行者——查韦斯们,莫拉莱斯们,卢拉们无比以此一以贯之,看来,除了历史上有名的考迪罗主义盛行外,在现代的政治血液里,拉美各国兄弟也有着类似的基因——民粹主义。
时间往前推,一直到百年前,民粹成为执政政党的宝具,墨西哥历史上两任总统——第40任的卡列斯(Plutarco Elías Calles)和第44任的卡德纳斯(Lázaro Cárdenas del Río)功不可没。当然,19世纪到20世纪盛行于拉丁美洲各国的“军阀政治”或者叫“武官执政”——考迪罗主义(Caudillo),以及墨西哥革命战争期间的军系总统们,都为现代民粹政治谱写了精彩详尽的教科书。
19世纪西班牙的王权在拉丁美洲陨落后,拉美各国的统治权相继落入了军阀独裁者手中,阿根廷的胡安·曼努埃尔·德·罗萨斯(Juan Manuel José Domingo Ortiz de Rosas y López de Osornio)开创了考迪罗主义的先河,是第一个拉丁美洲的军阀独裁者。墨西哥的桑塔·安纳(Antonio de Padua María Severino López de Santa Anna y Pérez de Lebrón)连续7次担任总统,多次被逼下台又东山再起,提拔亲信,营造裙带集团,最终长年流亡古巴,落魄死于墨西哥城。他的继任者里,抵抗法国入侵的波费里奥·迪亚斯(José de la Cruz Porfirio Díaz Mori)将军更是做了长达27年的独裁者,他以“有效公投,拒绝连任”(Sufragio efectivo;No reelección)的口号,政变推翻了民选政府,大权独揽后又修改总统连任资格以及废除连任限制,经济上吸引外资前来大兴土木,用国家的资源榨取民间资源,又与大资本家和大地主结盟,镇压反对他的人。
波费里奥·迪亚斯
在执政的末期,迪亚斯为维持统治,不停干预大选进程和暗杀清算政敌,弗朗西斯科·马德罗(Francisco Ignacio Madero González)是他最主要的反对者。他早期成立了贝尼托·华雷斯民主俱乐部——以当年镇压迪亚斯将军叛乱的民选总统为名,积极支持反对迪亚斯的人士参选1905年的总统大选,失败后利用其父亲的影响力,让迪亚斯没有逮捕他。于是,马德罗开始经营报纸传媒,宣传他的思想和口号:有效选举,不得连任(Sufragio efectivo,noreelección)。在当时,绝大多数墨西哥的穷人和中产阶层对于美国直接或间接控制90%以上的矿产资源、石油工业、国家铁路和越来越多土地的现状非常不满。马德罗利用这些不满的情绪,有效地联合起城市的工人阶层和农村的农民阶层,他的改革理念让他在墨西哥获得无数人的支持,迪亚斯担忧这样的情况会对他的连任不利,就提前逮捕了马德罗,随后在一场虚假的选举中,迪亚斯如愿大获全胜,连任总统。
1910年10月7日,马德罗逃离了监狱,在同情他的铁路工人的帮助下,到达了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他在那发表了《圣路易斯波托西计划》,号召墨西哥全国的反对派举行武装革命。马德罗的盟友潘乔·比利亚和埃米里亚诺·萨帕塔分别在南北起义,袭击迪亚斯政权的驻军。1911年春,革命军攻入当时的首都华雷斯城,迪亚斯被迫下台,并在维多利亚诺·韦尔塔(José Victoriano Huerta Márquez)将军的护送下流亡欧洲。
马德罗
马德罗成为了墨西哥第33任总统,他建立一个新的政党-立宪进步党,以取代之前的反连任党。但是因为没有有效的落实革命前的诸如土地改革承诺,昔日的盟友萨帕塔等多人起兵对抗马德罗政府。美国则担心自己在墨西哥的商业利益,因马德罗政府的退让而受损,也转变态度不再支持马德罗。四面楚歌、众叛亲离的马德罗任命的墨西哥城防司令官韦尔塔将军,在面对由前独裁者侄子菲利斯·迪亚斯等人领导的小规模叛乱时,临阵倒戈。美国大使威尔逊的协调下,韦尔塔和菲利斯·迪亚斯达成合作,签署了《大使馆条约》(El Pacto de la Embajada),逼迫马德罗辞职下台。不久马德罗和他的兄弟就在大街上被绑架,并在转移关押监狱的过程中被秘密杀害。
马德罗下台后,被支持者簇拥
韦尔塔靠着可耻的政变代替马德罗,成为了第34任总统。他的上台,只是内战的新开始。
英国史学家艾伦·奈特认为,贯穿整个韦尔塔政权的核心思路就是军事化,增长联邦军队预算,依赖联邦军在政治的作用,用军队接管公共政策实施,偏爱军事对抗而非政治的解决方案,使整个社会都军事化。韦尔塔差点把墨西哥变成世界上最彻彻底底的军国主义国家。
韦尔塔既定的目标是回归“Porfiriato”的“秩序与进步”。“Porfiriato”是墨西哥史学家科西奥所创造的词,指代波费里奥·迪亚斯的军阀独裁统治时期。可惜门徒韦尔塔的作法,拙于他的导师迪亚斯,迪亚斯懂得妥协和外交的艺术,向地方权贵寻求支持并利用他们,不仅仅利用军官,还利用技术官僚、前游击队的领导人和州内的精英阶层支持他的政权。相比之下,韦尔塔完全仰赖军队,给军官们所有关键的岗位,无论他们的才能如何,因为韦尔塔寻求的是铁腕(La Mano Dura)统治,相信只有军事手段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良方。
由于上述原因,韦尔塔在其短暂的总统任期内,成为了比迪亚斯更被人憎恨的对象,甚至萨帕塔主义的土生土长的印第安人们也对迪亚斯抱有一定的尊重。迪亚斯是一位大家长式的领导者,他有足够的政治智慧,而韦尔塔只是一个残暴的士兵,他杀害了马德罗,并试图恐吓这个国家使其屈服。他不喜欢召开内阁会议,他命令他的部长们就像在使唤自己的军士,表现出十足的极端专制。
维多利亚诺·韦尔塔
正因为韦尔塔让整个墨西哥社会窒息,新的反对者们又一次揭竿而起。科阿韦拉州州长贝努斯蒂亚诺·卡兰萨(José Venustiano Carranza de la Garza),这位同样将贝尼托·华雷斯视为精神导师的立宪主义者、自由主义者,马德罗的战友又是他担任总统后的反对者,站了出来。早前,马德罗当政时期,卡兰萨的私人好友,也是之前被视作独裁者迪亚斯继承人的贝纳尔多·雷耶斯是第一个叛乱的人,而卡兰萨则被马德罗派的人士认为暗中支持雷耶斯,被排挤出政权的核心圈。这对卡兰萨反而是件好事,他预计很快就会有针对马德罗的起义,就与其他自由主义派的州长组成了利益联盟。韦尔塔、雷耶斯等人的政变发生后,卡兰萨嗅到了夺取大位的机会,他认为自己能够成为第二个贝尼托·华雷斯,很快他就背叛了韦尔塔。
卡兰萨
1913年2月下旬,卡兰萨要求科阿韦拉州的立法机关宣布州政府处于反对韦尔塔当局的革命状态。起义初期,卡兰萨只有很少数量的部队,并在3月上旬,第一次与联邦军交战时就被击败。撤退途中,他暂留在瓜达卢佩的庄园,几位年轻的军官加入了他的队伍,他们称呼卡兰萨为“第一军官”(Prime Jefe),拒绝承认韦尔塔政府,正式成立了“立宪军”。
卡兰萨认为《圣路易斯波托西计划》纳入社会改革的承诺是错误的,这让民众造成了不切实际的期望,导致革命成功后未能兑现承诺而感到失望。他起草了一部新的宪法,《瓜达卢佩计划》,仅承诺恢复1857年的墨西哥宪法,不再承诺之前的社会改革。
卡兰萨并不是行伍出身,但立宪军却拥有很多英勇善战的军事将领。教师和农民出身的阿尔瓦罗·奥夫雷贡(Álvaro Obregón Salido)是最早承诺支援卡兰萨的人之一,潘乔·比利亚此时也带着马德罗时期革命军主力之一“北方师”(División del Norte)参战。萨帕塔在南部攻击韦尔塔政权的联邦军。韦尔塔的联邦军抵抗没有多久,随着最后一支部队的投降,1914年8月20日,卡兰萨和立宪军凯旋进入墨西哥城,获得奥夫雷贡等将军们支持的卡兰萨自行任命为新政府的总统。
卡兰萨(中)与奥夫雷贡(右)
一如先前马德罗时期,潘乔和萨帕塔总是一个不安的因素。潘乔虽然是位老练的指挥官,却总是缺乏政治上的情商。他没收奇瓦瓦州西班牙人的财产,并允许他的部队谋杀外国人;他随性的逮捕了奇瓦瓦州的州长,让卡兰萨只能亲自去交涉放人。美海军被拘捕的坦皮科事件及后续美军出兵占领韦拉克鲁斯发生后,卡兰萨为了维护自己民族主义者的身份,威胁要与美国开战,在给美国政府的致信中,强调美军的占领行为是错误的,他们完全可以向他的立宪政府投诉当时还没下台的韦尔塔。形势如此紧张之时,潘乔却对当时的美国特使说,请告诉威尔逊总统,我对美军占领韦拉克鲁斯完全没有意见。
革命战争时的潘乔与“北方师”
卡兰萨对潘乔在军事上的胜利,心有顾及,潘乔不仅多次违背卡兰萨的命令,擅自占领城镇,更担心可能发动政变推翻他。所以卡兰萨拒绝让潘乔一起进入墨西哥城,也拒绝晋升他。萨帕塔那边,因为他提出的阿亚拉计划要求进行彻底的改革,尤其是归还乡村的土地给他的支持者,这是富有地主家庭出身的卡兰萨最反对的。于是,潘乔和萨帕塔两人与卡兰萨的立宪政府决裂。新的内战又一次开始。
潘乔(中间左)与萨帕塔(中间右)
立宪主义者卡兰萨和奥夫雷贡的军队有57000人,他们控制着墨西哥主要的港口,韦拉克鲁斯州的石油产业也为他们源源不断提供财源。传统主义者潘乔和萨帕塔的军队有72000人,虽然人数上更占优势,奥夫雷贡作为优秀的战术家,在塞拉亚战役中以15000人大败潘乔的22000人“北方师”,后者阵亡6000余人。元气大伤的潘乔和萨帕塔已经无法在正面战场与立宪政府军对抗,转向了游击战,直到1919年萨帕塔遇刺身亡,1920年潘乔投降,才真正结束了这次内战。
1915年8月,忠于卡兰萨的军队第二次进入墨西哥城。1915-1917年的政权被称为“宪法前政府”,卡兰萨在上一年年底公布了《瓜达卢佩计划》的补充内容,其中包括了改革法,法律的名字刻意模仿了他的精神导师贝尼托·华雷斯的《改革法》。
1,司法改革。卡兰萨将进行重要的改革,确保墨西哥拥有独立的司法机构。
2,劳工。立宪军与“世界工人之家”(COM),一个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工人工会组织签订协议,后者成立6个红色营,与立宪军一起对潘乔和萨帕塔开展作战。随着战争的结束,卡兰萨与COM之间关系恶化,1916年,红色营被解散。卡兰萨反对工人行使罢工权利,出动军队打击罢工工人,并在8月,让警察强行解散了COM。卡兰萨政府恢复了一项1862年的法律,将罢工定为死刑。
3,土地改革。先前地方革命派系掌控着被没收的土地,卡兰萨在1915年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后,就着手取消了革命将领们对这些土地的管辖权,同时成立了没收财产管理局,使得他的政权成为了这些财产的唯一仲裁人。这一措施的实行,不仅给中央政权创造了新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将那些土地财产归还持有者,以获得他们对新政权的忠诚。卡兰萨本身就是庄园主,他同情那些前持有者,而不是像潘乔和萨帕塔那样的激进,要将全国的土地重新划分。卡兰萨归还的庄园主人,包括了许多前朝的官员。
4,反对外国公司获取自然资源。卡兰萨发布法令,将把石油和煤炭的财富归还给墨西哥人民。但在实际执行时,却因地方军阀的反对而难以落实。面对采矿行业,卡兰萨实施了卡尔沃主义的政策,提高对矿业公司的税收,并限制对矿业公司的外交干预权力,其管辖权属于墨西哥地方法院。这两条政策都遭到了美国的反对,在美国国务卿的要求下推延了数次。
制宪会议期间
1916年9月,卡兰萨召开了制宪会议。尽管卡兰萨本人是个忠诚的立宪主义者,并对新宪法的产生充满期待。但1917年的新宪法,在许多条款方面远远比卡兰萨预期的更为激进。
132位激进的代表,远远超过支持卡兰萨理念的保守和中间派的85位,他们强烈要求新宪法体现土地改革的内容,由他们起草的宪法第27条这样说:私有财产由国家创造,国家有权调控私有财产,以确保“没有或没有足够土地和水资源”的群体,能够拿走大领地和大庄园中属于他们的那部分。同时,第27条超越了卡尔沃主义,宣布只有土生土长和本国国籍的墨西哥人才可在墨西哥拥有财产权。虽然政府可以给予外国人相应的权利,但那只是临时的权利,且不能向外国政府申诉。
第123条,是关于劳动关系的条款:建立八小时工作制,废除童工,包含保护女性和青少年劳工的权益,提供假期,支付合理的工资和分红,建立董事会仲裁机制,提供解雇赔偿机制。
第3条和第130条是强烈反教权的内容:墨西哥的天主教会被拒绝承认为法律实体;牧师被剥夺各种权利,并接受公开登记;禁止宗教教育;教堂外的公共宗教仪式被禁止;所有的教堂收归国有,成为国家财产。
尽管如此,卡兰萨派的人士还是在制宪公约中获得了一部分的胜利:行政机构的权力得到增强,立法机构的权力被削弱,副总统一职被取消,赋予法官终身制以促进司法独立。
1917年的墨西哥宪法,是现代墨西哥政治生态的最重要基石。尽管在一百年里,前前后后被修改了200多次,它的政治构想也因法律的执行力不足和民主发展的倒退等因素,无法完整的被实现。制定宪法的那些代表们,也无法预估到之后贩毒集团与精英权贵的黑金政治和暴力横行、执政精英阶层固化等重伤国体的因素。但这些无碍《墨西哥1917年宪法》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政治权力划分理念最先进,对公民自由和权力保证最完善的国家宪法之一。
1917年5月,卡兰萨成为了新宪法制定后第一位的立宪总统。
卡兰萨没有急着去改变旧有的规则。他反对新宪法里第3条和第130条针对天主教会的激进内容,认为墨西哥人民信仰的改变不能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需要教育和引导来改变。他提出了一个修正案,来改变这些。但国会直接多数否决了他的提案。这些条款被真正落实,是在他的后继者,卡列斯的手里,结果直接引发了天主教徒的起义抗争,也就是“基督战争”。
卡兰萨总统,1918年
当1920年总统任期结束后,想起迪亚斯因为想要不受限制的连任总统而最终下台的前例,卡兰萨谨慎地决定不参与1920年的总统大选。理所当然继承他位子的,应该就是战争英雄奥夫雷贡将军。卡兰萨并不这么想,他希望能有一位文官总统,他挑选了伊格纳西奥·博尼利亚斯,一位默默无闻的外交官。卡兰萨担心自己无法和平地离开现在的位置,因为奥夫雷贡和他的索诺拉同盟的将军们包括普鲁塔尔科·埃利亚斯·卡列斯(Plutarco Elias Calles)和阿道夫·德拉韦尔塔(Adolfo de la Huerta),已经是墨西哥最有权力的军阀集团,卡兰萨政府先下手为强,派军警镇压并杀害那些支持奥夫雷贡的人。奥夫雷贡那边也不会示弱,他们发布了阿瓜普列塔计划(Plan de Agua Prieta),发动第三次革命。
1920年4月,奥夫雷贡的一名副官试图暗杀卡兰萨,未果。奥夫雷贡亲自率军进入墨西哥城,将卡兰萨赶了出去。卡兰萨试图前往韦拉克鲁斯重新集结支持他的军队时,他遭到了前盟友鲁道夫·埃雷罗背叛,埃雷罗被认为杀害了卡兰萨,在之后因谋杀卡兰萨的罪名遭到了奥夫雷贡的起诉。
1920年12月,奥夫雷贡宣布获得了总统大选的胜利。奥夫雷贡的上台,象征着分裂的暴力革命的结束,国家重新回归了统一。
奥夫雷贡将军
(未完待续)